第306章 文定-《大明风流后续好看吗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朕走了!”
    沈烈一愣。
    看着皇上气呼呼的低着头,背着手,快步向着门外走去,便赶忙追了上去,还在小声嘀咕着。
    “陛下若赐婚,微臣必铭记于心……皇恩浩荡呀……再考虑一下吧。”
    可朱翊钧只是不肯松口。
    背着手。
    负气而去!
    不多时。
    沈烈站在家门口,看着微服私访的皇上在护卫下扬长而去,不由得摸了摸头,他觉得请皇上赐婚之事还可以争取一番。
    圣旨赐婚呐!
    这是多大的荣耀。
    不管怎么说沈烈都不肯放弃,能争取是一定要争取的,所以他决定明天再进西苑,好好和皇上谈一谈。
    傍晚。
    万寿山。
    园静寺。
    作为一名虔诚的国教信徒,李太后身体力行,盈盈跪在文昌帝君神像下做着晚课。
    当然这个时代的道教,其实是吸收了一些佛教的精华,以佛教为形,道教为骨,从而形成了大明独特的国教。
    寺庙就是道观,道观就是寺庙。
    檀香袅袅之中。
    王皇后乖巧的侍奉在一旁,而郑淑仪早已失去了耐性。
    不见踪影了。
    夕阳晚照。
    将这位大明太后丰盈的身段沐浴在万道霞光之中。
    宛如神迹一般。
    李太后口中念着经文,乞求着神明的保佑,心中便渐渐觉得踏实了一些,前些天张居正病倒的消息可是将她吓坏了!
    那几日。
    她一时间六神无主,却又不能再人前表现出来,再怎么端庄有礼识大体,她也毕竟是个女子。
    从大明的祖制来说,对后宫干政是严防死守的。
    汉之吕后、唐之武后、清之慈禧,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朝代,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太后专权。
    为何如此?
    总离不开一个孝字。
    养育之恩大过天,皇上对太后也得毕恭毕敬。
    另一面,历朝历代皇室外戚地位都是极高的,因而太后在外戚的支持下,极容易获得权力,
    可大明不同。
    这一切都源自《皇明祖训》。
    对后世子孙予以训诫。
    其中《内令》不仅对后宫的待遇进行了严格规定,更对后宫干政限制进行了严格限制。
    如明确规定“凡私写文贴于外,写者接者皆斩。知情者同罪,不知者不坐”,“凡皇后止许内治宫中诸等妇人,宫门外一应事务,毋得干预”,“凡宫闱当谨内外,后妃不许群臣谒见”等等。
    李太后也压根没想大权独揽,虽然这些年她垂帘听政,施政经验十分丰富,可是她压根也没想做武则天。
    第(2/3)页